寫作工具

【華文小說】《鬥士:流浪者之歌二部曲》書評

【華文小說】《鬥士:流浪者之歌二部曲》書評

作者:駱圓紗<到博客來看看這本書>別再說本土小說不行了,這將是動物版的漫威宇宙如果一本銷量不錯的小說,有機會出續集,你會怎麼寫?是不是一定會沿著主角的故事繼續往下走,就算主角死了也要把它寫活過來,因為讀者愛上的是主角,這樣是最安全的做法(也是最不激怒讀者的做法)。但《鬥士》沒有這樣做,我不知道這步棋他們佈了多久,但這步棋一下去,我就知道他們的野心遠遠超乎我預期。睿思勤創是一間很「瘋狂」的出版社,第一部小說《河濱戰記》就是「流浪狗」的故事,一般來說這類題材可能會將它「低齡化」處理,設法賣給小朋友,或者父母與相關單位。但他沒有,他硬生生做...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安心無雷解析,《河濱戰記》好看的三感

如果你還沒看過我為《河濱》寫的書評,你應該移駕讀一下。如果你還沒看過邵庭的推薦,這邊可以讓你看一下。如果你想直接讀內文試閱,在這邊。 上次粉專PO出《河濱》書評後,大家的留言與分享超熱烈,我看貼文數據已經超過一萬次曝光,天啊!這只是一篇書評耶。我平時寫文都沒這麼多人看。(大誤) 因此有不少朋友被點起火,很想再多聽一下這本書還有什麼我推薦的地方,這可考倒我了。因為我實在很不想爆雷啊!人生最討厭的,就是一篇好故事的「哏」被膚淺地破掉。...

了解更多
【華文小說】《河濱戰記:流浪者之歌首部曲》書評

【華文小說】《河濱戰記:流浪者之歌首部曲》書評

作者:駱圓紗<到博客來看看這本書>不開玩笑,這小說有一種侯文詠式的人文關懷我的小說與劇本稿子永遠寫不完,太久沒有寫書評。但今天起我發誓,將重拾每月發布書評的習慣,復出第一篇就獻給一本最近有打到我的書:《河濱戰記》。有趣的是,這本書我其實一開始不抱任何興趣,出版社睿思勤創問我願不願意拜讀時,我還正因事情很雜,打算婉拒。但是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這是一本台灣極少見以「流浪狗」為主角的小說,連藝人邵庭也大力推薦(這邊看邵庭),讓我念頭一轉,決定一讀。這是有淵源的,可能很少人知道,我去年跟謝忻主持了一場認養流浪狗的活動,之前看流浪狗紀錄片《十二夜...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從《囍宴》看蔡康永的眼淚:走出故事的父子之情

上一篇說到《囍宴》如果只能選一場戲放給大家看,我會選擇最後一幕。但如果可以多選一場呢? 第一名往往很好產生,第二名的廝殺常比第一名難上百倍。 我想我會選擇,同性戀兒子「偉同」去叫將軍老父下樓吃早餐這一場。 當時「偉同」必須上樓去請父親下來吃早點,老父親正歪頭睡在椅子上。到這裡為止,還是很正常的家庭生活。 在偉同心中,卻掀起了一場驚濤駭浪。 偉同先是小心翼翼、不發一語繞著睡著的老父親移動,觀察他的睡姿,接著偉同面色凝重地緩緩伸出一指,放在老父親的鼻子下,探測著他的鼻息,感受到還有呼吸後,才出聲呼喚父親醒來。...

了解更多
【寫作雜談】擔任編劇,從小說轉換編劇的三點關鍵

【寫作雜談】擔任編劇,從小說轉換編劇的三點關鍵

一直有讀者關心我最近在幹嘛,文章都沒在發了,生怕我獨自死在家裡。只好簡單交代一下,前年我開始了出版編輯的工作,去年除了出版兩本書之外,還主持了一堆講座與音樂會,還偷偷寫了一本沒掛名的書。現在手上還有書持續在做。以上應該有不少人知道,老消息了。新消息是,今年我又與一間電影公司合作,擔任編劇,手邊已經完成了兩部電影長片劇本(一部原創、一部協力)都在籌備,有一部極可能今年就開拍。所以就簡單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從小說到劇本創作的幾個轉換關鍵。對我來說,我寫大眾小說,主攻能力就在「說故事」與「編劇」,從小說形式到劇本形式,我沒有太大障礙。我的小...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囍宴》最後一幕:從故事沒演出來的地方繼續

李安的作品幾乎讓每個愛文學、愛電影的人很難不愛看。 《少年Pi》、《斷背山》也是我講解文學意象時,常常引用的作品。但它們卻不是課堂上聽眾討論最熱烈的作品,而是李安另一部1993年的作品——《囍宴》。 《囍宴》故事簡單來說:「偉同」有個同居多年的同性戀男友「賽門」,偉同在台灣的父母親則不斷催他結婚,偉同為了結束這些麻煩,決定跟大陸女畫家「威威」假結婚,一來可以讓威威得到留美身份,二來也可以應付父母。中間發生了一連串陰錯陽差的意外,最終,偉同同性戀的身份還是讓父母知道了……...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調音師》原來兇手不只一人,抓出故事中的那隻鬼

《調音師》(L'accordeur)的解析寫了兩篇,一篇講意象中的隱喻,一篇講性格中的必然。 本篇最終回則要說明,是誰在主角背上又插上了一刀? 《調音師》Youtube影片在此,回味一下,讓我們往未知的世界再踏一步。 第二篇有提到炸死主角的兩個性格炸彈:緊張+逃避。 事實上,還有一個性格上的魍魎在陰暗中作祟,而導演也三番兩次將他拉在陽光下展示給你看。 再給各位一個解析意涵的基本觀念: 導演想讓你知道的,會出現兩次。 也就是說,要解析作品/文本的潛在意義時,要找出現兩次的事物。 第一次。...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調音師》兇手身分終於曝光,來看悲劇的真相吧

兩週前我寫了篇《調音師》(L'accordeur)的解析,從故事中的意象物「糖」來預測主角的結局(沒看過的快點這邊看啊)。本篇則要說明,主角為什麼註定無法成為一個鋼琴家?那個殺死他的人又到底是誰?同樣,如果你還沒看過,拜託你先在Youtube看完影片,相信我,它值得你一看。在小說創作的世界有一句最強真理:性格決定命運。但我往往喜歡在後頭再加一句:行為形塑性格。好的創作者不會讓人物的性格流於直述,「他是個好人、她很勇敢」之類。而是會透過人物的行為呈現性格,讓讀者自己察覺。扣掉影片中懸念開場後,進到故事的正敘,第一個段落就是主角參加準備了...

了解更多

【故事分析】《調音師》有史以來最棒的微電影,沒有之一

如果有人舉辦古今中外微電影票選活動,我絕對毫不考慮地將我這一票,投給2012年奪得法國凱薩獎最佳短片的《調音師》(L'accordeur),短短13分鐘絕無冷場。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微電影這麼多,它也沒好到這程度吧」。別急,先聽我講完,我們一起看看它裡頭藏了多少秘密。講之前,拜託你先在Youtube看完影片,相信我,它值得你一看。裡面可以探討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一個一個來,如果你有看完這部短片,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第一反應,你覺得男主角最終是死是活?」很多人乍看影片,主角最後的彈奏,字幕上升影片結束,會認爲這是一個「常見」的開放式結局,頗...

了解更多
工具下載:能方便寫作的工具表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