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幕的有哪些書寫內容,大多有五種:時空背景、敘述人物、對話動作、意識獨白、資訊說明我用我寫的武俠小說《長生劍派》舉例,每一種我都摘錄一段內文做說明:

1.        敘述該幕所在的時空(背景、過場)

摘錄範例:

穿過一扇宮門又一扇宮門。

再走入一座深不見底的長廊。

推開十人寬的房門。

是一間長寬約莫三十丈的廳堂,正正方方。

這樣的廳堂再穿過三間,一間大過一間。

終於來到了目的地。

最後的宮房已大到讓他估不准,可能六十丈、可能七十丈。

屋內大大小小的丹爐佈滿,煙霧裊裊。

(下略)

當角色進入有特色的地點時(或是劇情需要描述時),常會先敘述一下環境。或在進行轉場時也會敘述一下,讓讀者知道故事已經換場景了。範例如下:

(前文是趙寒蟬從別處邊走邊想)

那一戰,趙寒蟬終生無法忘記……

「再快一些!」「位置偏了!」「要變通啊!」「莫又分神了,哈哈……

師兄的提點猶在耳邊,至今不曾散去。

──直到他倒下。

趙寒蟬走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小路,這已是他的習慣,自從八年前開始,每月總有一、二天要到這條路來走走,本來沒有路的山野,也漸漸被他走出一條小徑。

趙寒蟬越走越深,這裡已是門人不會踏足之處,他穿過濃密樹叢,撥開枝葉,映入眼前的是一間沿著山壁搭出的簡陋屋棚。

(下略)

當行文從「內心意識」換寫「外在環境」時,便直接插入了寫景文句,故事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轉場。

幕中的寫景通常都是這兩個目的:「描述背景」或「提示轉場」。
往往我們寫幕會聚焦於人、事、對話、意識,時間跟場景通常只會快速帶過,目的只是讓讀者知道換地方了,但別忘了,時間跟場景絕對也有影響閱讀感受的能力。

2.        敘述該幕出現的人物(寫人、寫物)

摘錄範例:

(上略)

忽地從那山背,衝出一隊人馬,勁風揚塵,遠遠望去如同一絲細細白線,沿著商道疾馳,朝著市集急奔。等到蹄聲近了些,才看清這夥人全是清一色的白衫白馬,既不押貨、也無拉車,倒是人人馬鞍上全繫著一柄劍,劍柄、劍鞘也是一貫的白。

(下略)

在行文中為了有具體感,不免要仔細敘述「人」或「物」的外貌。
但我不會刻意將「人」或「物」的外貌寫很仔細(與卜洛克同想法),會就劇情有關的部分多做描寫。若只為了塑造人物或是氣氛,我會簡略帶過。

提示外在重點,剩下讓讀者自己用想像填滿,有時反而比賣力寫個十幾句敘述更能留下印象。

3.        描寫該幕人物的動作、對話。

摘錄範例:

(上略)

劍鋒劃過耳際,斷開幾絲髮線,在空中飛散,半黑半白。

敵劍不甘示弱,刷!刷!刷!三劍快進,眼、喉、胸,全是虛點。

雙劍回引時又是一會,「吱」的一聲,刮出尖銳刺耳聲響。

甫一交鋒便又雙雙退開。

(下略)

小說以敘述動作、對話為主要書寫內容,終極目標是要讓讀者產生畫面感
我的習慣是,寫動作的時候,會想像自己在拍電影,抓出一個個特寫鏡頭,當你集中焦點時,寫得越少(就像特寫一樣),反而會讓畫面感強烈。

參考作品可以看古龍系列,或受古龍影響很大的九把刀,都是製造畫面感的高手。

至於對白我寫過<六功能><七壞習慣>,歡迎參考。

4.        描寫該幕人物的意識、內心獨白。

摘錄範例:

(上略)

一陣陣香味從鐵鍋裹飄出。

是兔肉?還有些野菜?可能還放了魚?

哇!真香啊!

魏闐在旁練劍,聞得直流口水。

「楚姊姊,妳在煮些什麼啊?香死人了。」魏闐忍不住問道。

楚楚神秘兮兮地笑著,並不答話。

(下略)

小說一大看點是角色的內心意識,但整幕從頭到尾都是角色在想事情這樣可就太枯燥了。且如果常用「我想」、「他想」、「心想」這樣開頭,讀來也不流暢。

所以必須練習將意識敘述流暢地插入行文,上文範例中,意識敘述就直接插入鐵鍋跟練劍之間,從寫物轉到意識再轉到人物行為。

這種寫法常見於歐美小說,是一個寫小說超級實用的技巧。比起用「誰想」來開頭,這種寫法更能不著痕跡的將意識融入情節中,夾敘夾思,避免故事沉悶

5.        文中人事物的資訊、說明、引用。

摘錄範例:

(上略)

沿著小路行走,不一日便到了一個小鎮集,名喚:「奇石鎮」。

相傳是上古時代,天劍精魄與元魔大戰,正邪之爭,一只石魔棄暗投明,捨身相助,魔軀遺石掉落此處,連帶餘威,自此後,此地風生水起,五穀豐收、六畜興旺,地靈人傑,遂成鎮集,以「奇石」二字喚之。

(下略)

寫到特定的人事物,作者有時也會插入一些說明,但若與主題無關,則容易變成冗句。

金庸大師的文句中,常常穿插點綴許多說明,讓人覺得作者學識淵博,但的確有許多說明與劇情無關,純粹是一種氣氛營造。金庸大師的筆風嚴謹,所以適時插入說明反而增加故事的擬真感,亦真亦假。當他煞有其事地介紹虛構武功時,更容易讓人相信這是真實存在的。(當年亦有瘋狂讀者堅信金庸大師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如果你也想學金庸大師,請確保你的故事本身精彩度足夠撐起眾多說明,而且比例不能太多,否則讀者只會覺得你東拉西扯不知所云。

【作者介入】

有種說明叫做「作者介入」,我們常看到一種句型:「這時候的他,還不知道江湖即將掀起一股腥風血雨。」這種話放在「第三人稱」的作品勉強可接受,因為故事的敘事者是一個全知的局外人。

但若變成「第一人稱」:「這時候的我,還不知道江湖即將掀起一股腥風血雨。」這便有些奇怪。你就是敘事者,你一步步參與故事發生,你不該預知未來,這就產生了矛盾。

知道未來的事,然後說這段話的人,其實是「作者」,而不是故事中的「我」。這就是作者將自己的「知」與「想」帶入故事中。

當然也有例外,若你的故事是用「插敘」、「倒敘」、「鏡框式」等手法,像是回憶錄的形式,主角在講他過去發生的事,這用法便合理了。

【引用】

有種說明叫「引用」,就是在「幕首」或「幕尾」插入一段跟該幕有關連的名言、佳句、自創小語,營造故事氣氛。

像是,假如這幕劇情是「一對情人在吵架」。可能幕尾的小語就會寫:「愛情的爭吵永遠輸了感情。」藉此呼應劇情。這種寫法曾蔚為風潮,成為一些作家的獨特商標。

【總結】

寫作很感性,甚至很隨興。但透過理性分析書寫的內容,我們也許可以找出自己寫作的弊病,是不是都沒有寫景?沒有細節形容?太少動作演出?太多說明?都沒有角色的心聲?所以才使故事怪怪的。
我寫的不希望是照本宣科的知識,所以我會加入些自己的看法。可能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如果我的某一個段落你覺得實用,你可以複製到你的私人筆記本;如果你覺得有些地方跟你的寫作觀念不同,你可以聽聽就好。

畢竟一堆千奇百怪的作者,才有千奇百怪的作品,世上也總有人欣賞。

寫作的規則總是被打破。

祝 寫作順利!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作教學】拆解小說,幕的5大組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