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篇的「人物創造教學」,相信大家已清楚許多「重要而基本」的概念。最後的配角篇不長,併著介紹「人物的三種複雜度」與「配角的三個重點叮嚀」,為你在安排配角時多一些參考指引。

【人物分三種】

【龍套人物】

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店小二」,他只有一個動作、一個反應、兩句台詞,在故事中一閃而過,達成他短暫的戲劇任務,從此就不再出現,他就是個「龍套人物」(閒角)。

這類配角可能只是帶來一個訊息、帶給主角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或者只是一個不得不帶過的劇情人物,除此之外,讀者對他一無所知,也不必知

【扁型人物】

將龍套角色再升級,角色可能有了更多的戲份,在故事中不斷穿插出現,有多次劇情任務,但他的性格上卻保持單一化且頭尾一致,這就是扁型人物。

大致上,扁型人物的特質與形象可以用一句話就概括

但扁型人物不等於「劣質」,扁型人物的優點就是:「突出、鮮明」。
強調的人物單面性格,刻意忽略其他性格面,這也最能讓讀者留下強烈印象

a.        《笑傲江湖》的桃谷六仙,全書中打諢插科、瘋瘋癲癲,一出場就能抓住讀者目光。

b.        《哈利波特》的佛地魔雖然是最大反派,但角色本身卻是單一化性格、絕對的邪惡。

扁型人物適當運用依然可以擔綱故事重任、發揮戲劇功能,不輸給圓型。

【圓型人物】

角色性格複雜、有多面向、有變化,無法歸類出單一特質印象的,都算是圓型人物。圓型人物也就是最近乎真人的角色,幾乎所有小說的主角都是圓型人物。

但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性格複雜的圓型人物,也需要一個主性格來讓角色搶眼,如郭靖憨直、韋小寶機靈,避免角色沒有記憶點

簡介完三種不同複雜度的人物後,接著講「配角的三個提醒」。

【配角的功能】

第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真的有必要創造這個角色嗎?你創造他要做什麼?

我們在拉出劇情主線後,便會接連出現小事件與協力角色,當我們要排定這些角色時可以多想想:他的事件能否改由現有其他角色執行?他存在的效果是什麼?他是長久存在還是一閃而過?

這能讓我們的角色群不至於多而鬆散

配角有許多功能:透漏訊息、推動劇情、塑造主角個性、增加趣味度、複雜人際關係、增加戲劇衝突、平衡故事設定

大致上來說配角是為了主角存在的,許多主角不能做、做不到的事都有賴配角完成。

在創造配角的第一步就是:確實知道他要用來做些什麼?

【配角的亮點】

配角基本上也要遵守<好人物><好主角><好反派>中的多項規則,但值得一提的是,我會建議讓配角「搶眼」。

許多配角常常是扁型人物,那何不讓他的「特質」發揮到極致,讓讀者一定會記住這個「奇人」,像是超悲觀、超輕浮、超暴躁、超變態等,給他安排一個亮點。

a.        《少林足球》的六師弟是個大胖子,滿腦子就是吃東西,偏偏功夫還是輕功,反差大又趣味十足。

b.        《齊天大聖東遊記》的唐三藏,將愚善與碎碎念發揮到極致,便成為故事中記憶度最高的角色。

當我們將扁型配角的特質誇飾又放大,故事的趣味度也會直線飆升。

【配角的主角化】

當我們將配角賦予故事、目標、理念、痛苦,這時配角便成為一個類主角(雙主角),一樣會讓讀者投射感情,讀者在喜愛度上超越主角也是常有的事。

a.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故作無情」的李尋歡與「癡情苦戀」的阿飛。

b.        《絕代雙驕》中「古靈精怪」的小魚兒與「完美無缺」的花無缺。

c.         《臥底》中的「勇敢的菜鳥」聖耀與「傳奇人物」上官。

越是長篇的故事越有這種安排,一個幾乎與主角並駕齊驅的配角,一方面可以讓故事線更複雜,一方面也多一位能吸引不同族群讀者的角色。

【小結】

配角篇精簡許多,還有一半用來講「人物圓扁」,因為如果你讀過本系列前三篇就知道重要指引其實已經大致都提過了,在此只挑值得「重申」的概念再次強調。

編劇界有句戲稱:「配角就是要拿來犧牲的」。

這當然不是真的叫你每次都要賜死配角,而是說:

配角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執行他們被賦予的任務。

我甚至可以說,當你創造出一個配角時,他的一生已經決定了,他是為了特定任務而誕生的(聽來有些哀傷)。反之,這也提醒我們,不需要插入無謂的角色來充戲。

主角與反派主導了故事,而配角一閃而過依然耀眼,這就是配角的定位。下一篇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我們將前面四篇重點濃縮,具體聊一下怎樣寫角色最好。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小說技巧-4】創造配角3要素&人物圓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