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辯題力〉的留言區。

我在小說課上,都會詢問學員有沒有在某些時候浮現一些黑暗的想法。尤其是身為一個小說創作者,一定要有一些說出來會引人側目的想法,才能將故事中的人性刻畫得深入且震撼。

但是絕不是不合理的黑暗,而是仍要保持合理性與說服力,這樣的角色性格才會有魅力。

這個創作心法其實也滿符合〈辯題力〉的要旨。

我想跟你分享一個超刺激的想法,它是我某天在夜深人靜時浮現的,雖然不算嶄新,但是辯證的過程是有趣的。在你看下去之前,還是要強調,這只是一個思維的練習,不代表我真實的觀點

【罕見辯題開始】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保護環境呢?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又會怎麼樣嗎?

當然保護環境的好處是人類可以有乾淨的空氣、食物與水。更多物種也可以存活,地球可以永續發展。

但是不保護環境會怎麼樣嗎?

我只要不刻意亂丟垃圾或破壞生態。我依然可以享有一些生活上的自由吧。

例如法規沒有禁止,我依然可以使用一次性餐具。
我願意付費加購塑膠袋,所以我依然每次都用。
我有隨袋付垃圾費,所以我的垃圾不想分類。
我喜歡泡澡,我願意付水費,所以我不會刻意省水。

我不刻意搞破壞,但這樣的自由或生活方式也是我的選擇吧。因為這樣的生活比較方便愜意啊。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我們有天會沒有乾淨的空氣、食物與水可以使用!

但說真的,我也活不到那時候了,再說那時候會不會有最新的廢棄處理技術呢?也許我們擔心的問題,到時候根本都不存在了!

有人可能會說,這樣許多物種會滅亡,生物多樣性減少,最終會危害人類。

但想想,現在哪個物種的生殺不是操縱在人類手上,這就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如果人類最後自食惡果,也符合這個理論,表示人類不適合活在地球上,會有新的物種取代我們成為地球霸主。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人人都是這種自私的觀念,社會秩序與道德都會崩壞。

可是,人類(或說生物)本來就都是自私的,沒有自私的元素,人類怎麼成為當今的地球之王。

社會秩序與道德本來就是管理者與強權者為了維持秩序的訂下的規範,某個面向來說,它們也是強權者自私的產物啊。

更何況,我並沒有刻意破壞,我的不環保行為都有付出合法的代價,都在法規內行動,我為什麼不能保有我對環保消極的自由呢?

如果說從小的教育與社會氛圍無法激發我對環保的積極性,這也是一種自由機制下的結果吧!鼓吹環保的人應該要尊重我的選擇!

【罕見辯題結束】

好了,就寫到這邊就好,不然我怕你越看越生氣,會想打我,上網公審我。立刻要消毒一下,以上只是一個思維的練習,不代表我真實的觀點。千萬不要急著留言罵我。

〈辯題力〉就是要從一個普世價值去顛覆與辯證。我們絕不是要故意唱反調、當壞人,而是我們相信「真相」本身禁得起辯論證明

歡迎你在留言區,嘗試也證明一個違反普世價值或觀念的罕見辯題。

放心!我知道你在練習,你寫得再怎麼偏激,我絕不會留言罵你,只會去看你的說服力夠不夠喔!

如果是第一次在本站留言要麻煩你「註冊」,這樣我才有辦法通知您來看我的回覆喔!

rock

小說家、編劇、總編輯。

View Comments

  • 虛偽是一種必備的技能
    虛偽是一種解讀真相另一種詮釋方式,可以扭曲、覆蓋真象,其目的就是不想讓真相被發現。長期以來虛偽一直引來負評,認為是破壞真理、心機、詐騙等等負面根源,但很多時候若是一直保持真心,真的能夠打片天下嗎?像是大家都知道「看場合做事」,在人際社交上,面對不同長官和同事隨個性不同自然應對方式也不同,若是不懂什麼時候該虛偽保留事實,修飾話語,一心橫衝直撞展現真心,容易就遭到抨擊和損傷。「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學會在什麼時機保留真相,逢場作戲才是處世之道,所以虛偽在人生道路上是必備技能。

  • 常說閱讀是自我成長的必要過程,透過閱讀能夠開拓眼界,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少走很多冤枉路。

    當然,閱讀可以開拓眼界,可是這眼界看到的都只是別人的觀點,讀越多書你就越失去自己。不然,為何經歷正規學校的十二年教育,讀過很多課外讀物後,你卻失去對世界美好的初心,換來很功利的視角,每件事都有保持目的,就連閱讀也只是為了解決你生活上無窮盡的問題,到最後你了很多冤枉路都渾然不知。

    也許你會反駁很多成功者都有閱讀習慣,他們借力把別人適用的知識和觀點擺在自己身上,最後因為閱讀別人的優越處也成就自己。

    等等,這些成功者能夠成功並不是靠閱讀,在他們成功之前可是努力工作想盡方法賺錢,時間都不夠了拿來看書。就像那些世界級運動員也是靠不斷苦練取得金牌,也許有閱讀,但那是在成功之後。要成功不靠閱讀。

    閱讀可以陶冶心情提升心靈修為,是人類在忙碌壓力中取得平衡的嗜好。

    不對,閱讀只會帶給人更混亂的思維,混雜了各種觀點,很多時候書本與書本內容是互相衝突的,讀得越多越困惑,到最後擾亂了平靜的心湖,陷入批評評斷中,無法像走進樹林或躺在沙灘那樣令人心曠神怡。同時閱讀會讓人產生很多的想象,書合起來後思緒還停留在內容,根本無法活在當下。

    ***

    哈,閱讀是我的最愛,寫得心虛。(慧敏)

  • 生活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幼童,或是經歷風霜的長者都認為英文對個人發展非常重要,就連政策也隨之起舞,然而你是否想過「英文」對我們而言真的是人人必備的能力嗎?

    有人說語言可以為你增加機會,多一項溝通的工具,但現在許多孩子連中文都還說不清就被家長送去雙語幼兒園,這樣豈不是無論何種語言都不精通嗎?我認為這已經本末倒置了!

    可能也有人認為現在是國際化的社會,英文是必需品,但說實話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要到國外發展,那麼對他們而言與其花時間把學習用不到的東西,倒不如投資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或許我們在瀏覽資訊時難免會有英語資料的時候,但是現代科技如此方便,即便你對英文一竅不通,使用翻譯工具就能夠輕鬆理解。

    那麼從現實面來看好了,英文也算是一門學科,在考試時無倫如何都有它的分數比例,確實,我們目前無法避免升學路上的英文。讓我們換個角度來講好了,除了專業領域人士之外,有誰還記得學生時代的三角函數、古文流派,我相信大部分了在考完試之後就逐漸遺忘了吧!

    這就說明了,當我們只是學生時,英文對我們而言就單純的只是一個考科,我們要的只是能夠上好學校的分數,那些崇高的理念、契機什麼的並不重要。

    我認為比起學好英文,比英文重要的事情多如牛毛,就像文中提到的,我們身在國際化的世界裡,那麼我們何苦去深刻了解一種語言呢?我們只要知道如何獲得資訊不就足以學習許多事物了嗎?

  • 人常說結婚是人生的大事,所以結婚典禮要辦得風風光光,讓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知道。甚至是那些幾乎沒見過面,沒往來的長輩親戚都邀請來,辦個五十桌一百桌,用進口轎車載新郎新娘,排場越大越好。反之,如果沒有辦婚禮,就好像是跟人私奔一樣,不被人祝福,所以才低調。

    結婚典禮好像是為了表示新郎新娘被許多人祝福的一個指標。但我卻認為,結婚典禮沒有必要舉辦,典禮只是辦給別人看的,是為了這些事情:

    1. 長輩的虛榮心,讓長輩高興:
    讓親戚長輩們知道家裡多了一個成員,從此這個成員就是家的一份子。因為結婚是兩家子的事情,所以要讓大家都知道。
    2. 炫耀家勢背景:
    不管進口轎車和聘金是不是借來的,不管場地是不是別人的友情贊助,浮誇永遠是最重要的。
    3. 炫耀人脈:
    雙方邀請來喝喜酒的人、表演的、主持人,都一再顯現出雙方的品味,也是被邀請人在席間瘋狂被討論的話題。

    因為以上這幾個原因,結動典禮儼然成為一個聚集各種虛假情意的地方。典禮後,大部分與新人不熟識的人,只知道拿了什麼牌子的喜餅、去了哪一間飯店參加婚禮、聘金包了多少、新人認識什麼樣的人、新人的新家在哪裡、新人的長輩花了多少錢幫新人裝潢。不是說好結婚是兩家子的事嗎?但怎麼會除了以上這些事情之外,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所以我認為結婚只需讓熟識的親戚朋友們知曉,不需舖張浪費。

  • 辯題力:人應該有自殺的自由嗎?

    以下只是練習文章,不代表本人立場,出事我不會負責XD

    看開點,總會過。可以說出這樣話來的,怕不是人生中沒甚麼大風浪,要不就是心理變態。

    試想想,一個身在街上,滿臉泥屎的乞丐,他過的是甚麼樣的生活?沒有朋友,吃飽也是問題的他過得好嗎?明顯不好;他想死嗎?我想即便不到也不遠了。那他為何不去死一死?不就因為我們不允可嗎?

    我們已經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了,為何還不可以決定甚麼時間死?這不會太奇怪嗎?我們本來就應有自殺的權利。只是法律下了令,說我們不可以自殺,不然你就是犯了不知那一條條例。再想想,這些條例、法律是誰寫的?不就是那些錢很多,吃得肚滿腸肥的那幫人嗎?他們當然不想你死啊,要不然誰給他工作?都是一個局啊!不止是一個大大的騙局,更是根本沒有把我們當作人來看啊。

    我們都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都想要一個選擇自己的權利。自己的命都不由自己掌管算甚麼人生?

    我相信,到了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問題總會有過去的一天,用不著死。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個男生打我,我想死。孩子,用不著死,過兩天就不痛了。我工作沒了,想死。死了,家人怎樣?死不得。我所有家人都不在了,就一個人。生意失敗了,屋子沒了,給我死吧。這個時候,你跟他說用不著死,那你就死定了。你發現沒?不要死,都是那個不了解我們的心情和狀況,只會樂觀的旁觀者對我們說的。

    當然,我也不是冷血的,我也不是要你不小心打了個噴嚏,然後就覺得我要死了那樣。只是,我想要你們記得,當你真的走投無路時,你還有死這一個選擇。下一生見不得是如此的黑暗。

    ===============================

    真的,這只是練習,請不要當作是真的

  • 婚姻一定要一男一女嗎?
    自從同婚通過後,我想說說這個議題。
    我相信在以往,不少同性戀都被東西傳統觀念束縛。家人不斷逼婚,不斷告知一定要找個伴侶。
    為何不讓自己家裡的孩子自己選擇呢?
    現在已經沒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了。除了傳統家庭以外,我覺得既然有自己喜歡的人,縱使是同性,為何不能在一起呢?
    如果強迫他們一定要一男一女。那是否遲早走向離婚?婚姻關係是否根本不牢固?小孩是否只是個約束品?那要是真的離婚後,對小孩會有何影響?
    長期處在婚姻關係不和諧的家庭下的小孩,長大後都比較容易行為偏差。既然這樣,那還要強迫一名同性戀去假裝自己是異性戀嗎?強迫去結婚嗎?
    既然他們相愛那何不成全呢?就算將來有小孩,至少他們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不是一個男不愛女不歡又時常有爭吵的家庭下成長
    而當事人自己,也可以減少壓力,真正感受愛跟被愛的感覺

  • 生孩子應該由政府管理。
    很多人認為生孩子是夫婦兩人之間的事,但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整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發展完全取決於孩子。因此,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現今社會普遍是採用強制性義務教育的方式去培育孩子,引導孩子將來成為社會棟樑,帶給社會繁榮安定。但是這一步應該由生孩子那一刻便開始着手準備。
    第一,由國家管理夫婦生孩子與否,等於是完全決定了社會的生育率,能防止人口過多,生育率過少,老年人口過多等問題。透過控制人口的增長,甚至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當公營房屋不足時,政府可以減少人口的生育率,那麼幾十年後,本土人口減少,房屋不足的問題便會解決。假若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樣只要減少生育率,未來會越來越少人作出污染環境的行為,例如使用冷氣、產生家居固體廢物等等。當整個社區的人口減少,需求下降,自然社區便不需發展,透過保持生育率而使整個社區出現理想的供應及需求的循環。由此可見,只要由政府管理生孩子與否,便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
    第二,透過審查夫婦的家庭背景、夫妻關係等來決定夫妻能生孩子與否,將能保障孩子的成長環境。如果夫婦的性格不和,兩人有一些壞習慣,例如吸煙,嗜酒等等,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例如家暴、錯誤的價值觀灌輸等。除此之外,亦可以檢查夫婦有沒有隱性遺傳病,以確保將來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如果夫妻生孩子前經過政府審查,便能保障孩子能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中長大。
    第三,政府能挑選擁有良好基因的夫婦生孩子,以得出更聰明,有更大機會為社會帶來進步的人才。當然,這項計劃必須配合完整的人類基因研究才能實現,但當能辨別基因對人的影響時,政府便能挑選那些擁有「運動細胞」、「藝術細胞」的夫婦,讓他們生育出擁有更大機率成為人才的孩子。
    有人會說,生孩子是夫婦兩個人的事,因為養育孩子的是他們,兩人必須付出很多時間及精神,因此不應由政府干預。我同意這個觀點,不過我指的生孩子應該由政府管理,並不是代表由政府全權控制。當政府想要某些夫婦生孩子時,政府可提供優惠措施,例如資金補貼,免費住宿等來吸引夫婦生孩子。如果夫婦兩人只想過二人世界,或想專注於事業上,不想擁有孩子的話,他們可提供精子及卵子,由政府進行體外受精,孩子全權由政府養育,法律上將那些孩子的父母定義為政府,完全不會給夫婦帶來任何負擔。
    總括而言,讓生孩子一事加入政府的管理,便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小至一個家庭,大至整個世界的未來也能受惠於此。

  • 人生,是相識相會的歷程。我們每天都在與人相會,不論是你的家人、摯友、愛人,這些相會與羈絆,都在教會我們一些事情,例如家庭內的矛盾、大學課堂報告的組員、怎麼追也追不到的女孩子等。

    人的一生,平均會遇見2920萬人。而我相信,這2920萬人,就會教你2920萬件事情。

    我是一個觀察者,儘管不是親身體會,也能透過閱讀、聽旁人訴說故事、自身洞察的方式,來認識這個誰都沒有搞懂世界。

    正值大學生的我,打開社群軟體,總可以看到身旁同學各式各樣的心情與故事。

    其實我並不是每朋友都很要好,甚至某些人跟我一點關係的沒有,但他們的故事中,總能教會我些什麼。

    有些人跟朋友上山下海,享受一生中唯一的青春;有些人正在實習,抱怨主管有多糟糕;有些人因感情而失落,甚至想自殺。

    我喜歡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把自己當作是某某某,思考某某某為何會這樣選擇。

    當我聽完友人分享她的故事,及他是如何面對困難時,我總是會感謝友人,因為這些故事與處世,是他人生的精華。

    就像閱讀一本書,作者將他的人生經驗與想法,濃縮在一本書中,這是一本隨時都能帶著走的人生,輪到我面對相同的困境時,有一份資料庫能面對挑戰。

    每個過客,都是為了教會你什麼而存在,大到身旁的親友,小到捷運擦肩而過,一生只會遇見一次的陌生人,它們的存在以及故事,都是讓我們更加認識這個,誰都沒有搞懂的世界。

  • 辯題力

    追求夢想?小心最後變成魯蛇

    「追求夢想」

    這四個字基本上已經變成金科玉律
    學校老師也在講,
    朋友之間也在講
    出了社會,看到很多成功人士也在講

    好像只有父母跟補習班老師不想管你的夢想,只希望你分數考越高,志願越前面越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有一個高中朋友
    就著了追求夢想的道

    烤大學時,填了一個感覺有興趣的科系
    念到大一結束,大二決定轉了一個看了更符合夢想的旁枝科系
    讀一讀不對,到了大三,轉學降轉到另一間學校,又換了一個科系
    (念了2間學校、3個科系、4年大學讀成5年)

    畢業後,他又回頭唸了第2個科系的研究所

    而多年後,當年的朋友間,大都有正式穩定的工作,甚至已經升到一定階層
    而他換了幾個工作,最後的消息的是到公家機關當那種短期的研究雇員

    當然,他的經歷,一定包含很多的問題複合而成
    但是我從中卻發現一個點,就是大多數人講的「追求夢想」真的是正確的嗎?
    甚至講白了,他們真的知道什麼是「追求夢想」嗎?

    以下我甘冒大不韙,來挑戰這個在年輕一代中政治正確的問題

    首先,所謂的「夢想」是什麼?

    曾經家裡的寵物生病,獸醫認真地治好,我以後也要當獸醫
    消防員救火好帥,我長大也要當消防員
    將太的壽司好好看,我也要當壽司師傅
    大家說我的歌聲不錯,我以後想當大明星

    很多人當年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認為這個就是自己的夢想,然後據以選擇科系、職業,

    但這真的是夢想嗎?
    一個人的夢想就因為這麼簡單的原因就決定了?

    我對於夢想(在此文中,相近於一般講的興趣、熱情、人生目標)這個概念,最好解釋是這兩種

    一個來自於英文的熱情passion,這個字的原意,其實是帶有以前傳教士那種殉道的精神
    也就是即使痛苦、即使遠渡重洋,你還是會堅持

    另一個來自於這本書
    所謂的興趣可能是要透過長久的嘗試之後,穆然回首才發現那個是你一直堅持,可以持續走下去的道路

    因此要追求夢想,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管做什麼事情,要追求巔峰,自然就是要刻意練習
    堅持就是唯一的道路

    這跟哪種三分鐘的玩樂不同
    光是看個電視劇
    聽過別人說說
    就覺得那個是你的人生夢想

    這個不叫夢想,叫做空想

    一個領域,你從來沒有實際做過,你怎麼知道那個領域真正的模樣
    怎麼可能知道那個是不是你的夢想

    光是這點,就代表很多人對於夢想的概念錯誤,自然是在追求一個錯誤的目標,最後導致失敗的結果也不意外了

    而提到做過,這就要講到第二點

    當你沒有嘗試過,你如何能知道這個是你的夢想?

    消防員救火很帥,但你知道消防員平常最多的工作不是救火,而是安檢、救護跟辦業務應付考核嗎?
    當教授很棒,但你知道要當到教授前,要先從研究助理熬多久,還有當到教授後要花多少時間爭取研究經費嗎?
    電競選手很有趣,但是當你一天要打16小時電動,真的有趣嗎?

    事實上,很多很帥氣、很酷、很棒的夢想職業,其實只是你的遐想
    這個職業真正的一面,往往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有心一點的,可能還會去跟從業人員聊聊,或是去網路查查資料
    但是沒有實際做過,往往不知道這行的潛規則,真正做起來的感受、痛苦,需要什麼樣的特質...等

    這點也造成了很多人,畢了業,才開始怨歎,當年怎麼選了這行
    更衰的則是在學期間就開始後悔了(但通常還是乖乖唸完,然後就業更後悔)

    而最後
    很多人的一個誤解是,找到夢想,就可以成功賺大錢

    這個邏輯是,你找到夢想,就會很積極地投入,所以你容易成為這行的高手,自然容易賺大錢

    我可以直接了當地說,這種對於夢想的想法,就只是妄想!

    先從理論上來看

    根據經濟學原理,你能不能賺錢,只取決於市場的供需
    你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市場越稀缺,你越能賺大錢
    跟你的夢想沒有什麼關聯

    而從實務上來看
    顯而易見的道理是
    各種不同的行業,他們的收入有不同的模式

    有些領域就是註定只有頂點的那一小撮人,賺取大部分的報酬,其他人只能苦哈哈
    例如電競選手、體育選手

    有些領域,要成功,不是只有努力,你的天生資質或後天的機運占很大的比例
    例如演藝人員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講夢想
    但是大學填志願時,還是都往那些好的科系鑽
    難道那些成績好的學生,都不知道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嗎?還是剛好夢想就是那些好的科系?

    事實上那些科系之所以好,就是因為那些科系的領域的從業者,大部分就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收入
    甚至你只要在那些領域有一般性的表現,就能領的比冷門科系的頂尖高手還高的報酬

    這就是殘忍的現實啊!

    所以我是叫大家不要追求夢想嗎?

    錯!夢想太重要了
    人之無夢想者與禽獸異者希

    如果夢想不重要,我幹嘛去不去爽爽地看電視、打電動,
    還去買了李洛克的書,在那邊寫練習題?

    要追求夢想
    但是是要務實地去追求!

    如果你認清了上面幾點

    你發現你的夢想,是真的透過實際嘗試而確認,同時也能了解這個夢想可以帶給你的報酬
    那你很棒,根據調查,一般人只有13%的人喜歡自己的工作
    你已經比大多數的人幸運了

    你一定要堅持你的夢想

    但如果不是,我真誠建議,你還是先在現在的位置,認真往上爬
    如果你是學生,就好好讀書,能念到越好的學校越好
    如果你是上班族,就好好工作,爭取加薪升值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容易賺到更多的錢
    誰不喜歡錢?
    而且有了錢,更容易追求夢想

    第二是,不管是唸了好的學校,或是升了職、跳槽到更強的公司
    你就可以跟更優秀更高明的人相處
    學習他們的思維,學習他們的方法
    你會變得更強

    但我做這行、念這科系還是不快樂阿
    我難道不能追求夢想了嗎?

    誰說的?難道不能兼職去了解你的夢想嗎?
    前文有說過了
    夢想是嘗試而來的,甚至某種程度上,是結果,而不是一開始定好的目標

    在你認真工作認真讀書的同時
    不代表你不能繼續去嘗試阿?

    你可以透過在學校中的社團、實習、同好會,或是在公司中主動爭取兼職等機會
    去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實際參與

    先從閒暇時間,
    有興趣了,有了一點成就,再多花一點時間
    如果你是學生,就多修該科系的課程,更進一步轉系、雙學位等
    如果你在上班,就先申請同公司轉部門,慢慢可以開始兼職

    追求夢想不是一定要不顧一切,捨棄眾生地一頭栽下

    務實地慢慢嘗試
    先從一點點開始,確認後加大投入,評估覺得可以養活自己,再全力投入
    但是有空時,仍然不停拓展你的領域,看看是否有更適合你發展的機會
    週而復始

    有一種說法是:既然是追夢,就不該有實現的一天
    追求夢想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好,而是要用一生的時間,持續堅持,不停拓展,
    當達到一個夢想,你那時的高度,就該有下個更宏大的夢想
    這才能不愧夢想之名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成熟追求夢想的方法

  • 主題:每個人都有自殺的權利

    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得平均壽命的延長,但是生命中年老時難免都會生病,那麼有尊嚴的走,是否也是一向被忽略的權力呢?

    生命既然是自己的,那麼我想在不妨礙別人的情況下結束它,也是我與生俱來的權利吧!

    你可能會說:「人命很寶貴,不要放棄任何希望!」,但是當你看過醫院很多無法自理的病患,尤其它又有自己的意識,只是沒有辦法說出口,這樣何嘗不是一種心靈上的傷害?

    尤其最近很有感,爺爺因為中風,變得無法自理,連說話都沒辦法,卻知道自己是誰,那麼他的意識是相當清楚的,不過當看他平常想做甚麼都沒辦法,大小便也不能控制,只能包著尿布,做甚麼事情都需要別人幫忙,對他來說很累,相對於我們家屬的壓力也不小,不然怎麼會頻傳長照悲劇…

    在這樣的過程中,總是不禁在反思,我們活這麼久,是真的好還是脫類別人而已?我知道這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不過在自己之後老了也變成不能自己,不只拖垮家庭的經濟,也讓家人負擔很重,但是卻沒有辦法改善,對自己來說會很難過。

    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選擇自己是否結束自己一生這件事情,真的是很常被忽略的課題,因為很多人沒有經歷到,如果有也會覺得請看護就好,有人照顧就好,至少家人還活著,不過你真的想過嗎?看護是一個陌生人,自己不能自理就算了,還要一直跟一個陌生人相處,真的是他本人想要的嗎?

    本國的安樂死至今還沒有甚麼下文,因病痛折磨的病人,讓本人選擇一個有尊嚴的方式告別這個社會,親手為自己的人生畫上句點,除了能夠好好休息之外,不也是對他們一種溫柔嗎?

Share
Published by
rock

Recent Posts

《黑色行動:台北16小時》小說推薦

《黑色行動》的以前沒有這樣的故…

4 年 ago

如何成為一個編劇?其實不外乎這五種方法

編劇就是故事手藝人,客戶雖然找…

4 年 ago

《個人品牌獲利》寫一本今年最好的禮物

今年寫這本《個人品牌獲利》,我…

4 年 ago

個人品牌從零開始的五件事

要如何從零開始投入個人品牌經營…

4 年 ago

個人品牌獲利與同類書有何不同?

作家就是產品經理,每寫一本新書…

4 年 ago

個人品牌經營者必須收費:四個經驗談

我的經驗裡有四個值得分享給你的…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