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倪匡都說過:「寫作不能教。」

很多人會解讀是:「寫作是一種天份,與生俱來的才能,所以學不來。」但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我認為,所謂的寫作不能教,指的是:

寫作不能光靠別人教你,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學習與練習。

師傅可以領進門,但修行終究在個人!

可是有人會堅持說,寫作是需要天分的,是一種天賦!有人就是一下筆就寫得比別人好啊!腦袋就是能孕育出獨特的想法觀點!

是老天生給他的!他就是比人強!

這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天賦嗎?

最有名的天才之一,音樂神童莫札特,年僅11歲時已創作出第一齣歌劇。

但你知道嗎?

莫札特從3歲時已開始練習鋼琴,5歲起每天接受父親嚴格的音樂訓練。

曾雅妮,年僅19歲就成為「美國LPGA錦標賽」史上最年輕冠軍,似乎也是天才一族。

但你知道嗎?

曾雅妮5歲開始接觸高爾夫,6歲開始每天練習300顆球。

他們究竟是天才?還是提早苦練的受虐兒?

我認同每個生物體都不同,各方面的學習快慢肯定有差別。但,我從不認為任一個在各領域有傑出專長的人,是「單純」靠天賦達成成就的。

這世界上就算真的有天賦,那也與成就沒有絕對關係。

在所謂的天賦後面,往往藏著我們沒看見的漫長努力。

對創作來說,就算真的有天賦。

那也只是你比別人提早開始閱讀、讀得更久、讀得更用心;進一步你比別人提早開始練寫、寫得更多、寫得更用心。

天賦只是讓你能捱得住長長的寂寞、枯燥的練習,卻仍不改熱情。

天賦只是大量累積閱讀與書寫,讓文句被收錄進你的大腦,之後下筆時被你自然化用、提升文思。差異只在誰讀得多、誰讀得用心、誰練習得多。

天賦的真相,只是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軌跡產生的差異。

你每多讀一本書、多看一篇故事、多背幾句佳句辭彙、多練習幾篇作文,你就比那些沒讀沒背沒練習的人寫得更好一絲一毫。

每月每年不斷累積的「一絲一毫的更好」,便會在十年、二十年後疊加成你與別人之間巨大的鴻溝

這時候其他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差異,沒見到過去兩人的人生軌跡,而他們會推諉地說一句:

「因為他有天分。」
用這兩個字抹煞了他人的作為,好似他是生下來不太需要努力,就會下筆寫好文。

同時用這「天份」兩個字,為自己的平平無奇找到藉口,自此更認命地讓自己無須努力。

「反正怎麼努力也贏不了有天份的人,那就甭努力了吧。」

你還在騙自己寫不好是因為沒有天份?別人寫得好是因為他有天份?別自欺欺人了,承認別人讀得比你多、寫得比你多,然後設法讓自己慢慢趕上吧。

寫作不能教,要靠大量的的學習與練習(讀寫想改),需要漫長的時間慢慢打底,無法一步登天,雖然路途遙遠,但你若畏懼路遠而不啟程,將永無抵達之日

再退一步想,即便你無法寫得跟別人一樣好,但你因寫作而快樂,只為了讓自己更進步而閱讀練習,為抒發自己的情緒,你又何必在乎別人寫得是不是比你好呢?

寫作能不能教?寫作需不需要天份?

當你讀得越多、寫得越多,這答案也不再需要別人告訴你,你已了然於胸。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作觀念】寫作不能教?寫作需要天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