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你一個問題:家豪跟他暗戀多年的女生終於交往了。有天女方卻突然跟家豪提分手,想跟另一個男生在一起,原因是女生嫌他笨、嫌他懶、嫌他沒上進心。

你覺得,這時家豪會有什麼反應

1.        揍情敵

2.        對女方生氣

3.        大哭跑掉

4.        發憤圖強

你一定會想,誰知道啊!這上面的選項對你來說跟瞎猜一樣。這時我將情境敘述的人名改了一下,你再讀一次:

大雄跟他暗戀多年的靜香終於交往了。有天靜香卻突然跟大雄提分手,想跟出木杉(王聰明)在一起,原因是靜香嫌他笨、嫌他懶、嫌他沒上進心。

你覺得,這時大雄會有什麼反應

現在即使我不給你選項,你也大概猜得出來了,通常大雄會先哭著跑回家,然後找哆啦A夢幫忙!

應該十個人中有八九個都會這樣認為,到此,請你想想,為什麼你會極為精準地猜中大雄的可能反應?

因為大雄過去有太多類似的情形都是這樣的反應,所以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過去的行為是角色未來的判斷,行為會塑造角色。

先不要管大雄了,現在有一個人叫阿強。他走在路上被人滿懷敵意地打了一拳,你覺得他會有什麼反應?

是不是同樣一點頭緒都沒有!我現在塞一點線索給你。

阿強是個身高一米九的壯漢,業餘拳擊手。你覺得他會?

慢著,在此暫停,我們把上一條資訊擦掉,我重新說:

阿強是個體重不到五十公斤的瘦矮子,有一千兩百度近視。你覺得他會?

有意思吧,即便你不認識阿強,這兩條截然不同的資訊卻會讓你有一些猜測方向

【資訊是暗示、情節是明說】

透露資訊就是一種象徵暗示。「壯漢拳擊手」給我們一種衝動暴力的既定印象;「瘦小四眼仔」給我們一種懦弱怕事的既定印象。

由「資訊」暗示角色的既定印象才是設定資料的用意。

他的外貌、他的職業、他的家庭、他的學歷、他的嗜好、他的成長背景等等,都可以給我們暗示,塑造印象。

這時,我再講一個故事。這位阿強我認識,以前有隻小狗在他的機車輪胎上尿尿,他二話不說,大腳一踢將牠踢飛出去,摔在地上痛苦得站不了身,阿強還在旁冷笑。

現在,再問你一次阿強被打的問題,你應該更容易猜出反應。就算事件改成:阿強的小孩被綁架、阿強的女友劈腿、阿強沒有錢正在考慮搶劫,你應該也能猜出。踢狗事件是不是讓你更瞭解阿強了呢?

資訊只是暗示,情節才是明說。

發想身高、體重、職業、專長、背景、歷史等設定,固然能豐富角色,但對塑造角色都只是旁敲側擊。而當情節出現時,讀者才會明確瞭解角色個性。

角色在情節下的鮮明、強烈、特殊的反應,則會塑造角色的特色。

大眾小說,要先勾住讀者通常要先給他們一些明顯而強烈的東西。想要暗示、想要展現你龐大的細微的角色設定,請你先勾住讀者之後再慢慢來。(先讓英雄救貓咪

【資料氾濫的4大弊病】

所以我才一直提倡,角色應以記事為主,資料為輔。如果你想寫資料也請寫些對於角色塑造有意義的內容。

有人在設定角色時,像資料集一樣寫了一大堆,有時裡面提到的跟劇情根本沒有關聯、在故事中也不曾提及,最後只會附在書前或書後給讀者腦補,有意義嗎?

最大的意義應該只有作者自認對角色的掌握度更高。「我對它的每一個小細節我都說得出來,我還不夠瞭解他嗎?」(是這樣嗎?)

這又回到我之前說過的幾個問題:

a.        投入的時間成本如何在邊際效益下取得甜蜜點

b.        作者對角色的認知如何有效傳給讀者

c.         無意義的表面資料無助於瞭解角色

d.        資料對讀者的吸引力通常弱於情節

以上都會讓你的資料變成雞肋、累贅,甚至毒藥。

【有效率的角色資料】

設定角色資料大抵有三個面向,外貌、背景與內心世界

對於角色外貌的設定,你想將細項分得很多並沒有壞處,像是:眉毛、鼻子、眼睛、臉型、髮色、髮型、身高、體重、身形、胎記/痣等,只要注意別產生矛盾即可。(大醜男卻人見人愛)

只是描述細節一定要記住:少即是多

假設我們跟一個陌生人匆匆一瞥,通常只會留下一些模糊的印象。但如果,那個陌生人是染得一頭亮紅色的頭髮,就算你說不出他的身形、長相,你也一定能記得他的一頭紅髮。

所以在外貌紀錄上,我會選擇只記下幾項最顯眼的特點

角色的背景也是同理,可以設得很多很細,但我也會選擇「最能」呈現角色印象的背景來敘述,不會將一大堆都寫進故事中,當然也不會設定一堆沒用上的。

比較深層的內心世界可以如何確立?

存乎中,則形於外。我會發想「言行事件」演給讀者看,在<角色塑造六層面><劇情反饋>也有提過。

如果我來訂角色履歷表的要項,我認為只有下列五項是不可或缺的:

a.        角色身分、目標簡述

b.        角色的性格簡述、中心思想

c.         角色的少數外觀/行為特點

d.        角色在故事中的存在意義、戲劇效果、劇情任務

e.        彰顯角色觀念且預備呈顯在故事中的經歷、言行

我建議你先優先寫出這幾項後,再來發想外貌、背景、人際關係等等幾百項,這可以讓角色的外在細節較為一致,且發想時也有明確方向,想出的資料實用性也會比較高。

我看過一堆設定集,角色的細項多如牛毛、千奇百怪,愛吃什麼麵、吃什麼飯、擅長玩什麼牌等等,但故事中卻從未提過。

將角色外掛了一大推細節資料,但上述五點角色的特色意義卻是空空蕩蕩,這樣本末倒置寫出來的角色也特別容易走偏、常見、前後矛盾

【總結】

提倡角色資料不要寫太多,這觀點應該會讓很多新手害怕、老手吐槽,但我本來就是一個前科犯哈哈,我之前還鼓吹大家不要寫太深,要寫淺一點

本觀念已是我第五次提及,立意絕不是偷懶、反深度、速食文化,而是希望寫作者能確實寫出有效的角色資料,將力量用在對的方向,而非在資料設定中走火入魔。

下一步,我會在下載專區提供我慣用的角色履歷表,希望能為有志寫作的同好們提供幫助。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作教學】資料氾濫4弊&寫角色履歷5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