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在<下筆贏一半的故事設定>中,談到了「綑綁抗衡」,本篇則是要再將「抗衡」的觀念拉出來獨立講。

我說過,單純地「好與壞」、「是與非」、「愛與不愛」的線性設定很容易讓讀者無聊、故事單調。

只要在故事設定的時候,多加入一兩個角,故事的樣貌就不同了。

【四角變化】

我以當年收視率破4的連續劇《痞子英雄》為例,我們可以拉出主角「痞子」的人格觀念變化:

吊兒啷噹→積極正面→陰沉偏激→完整圓滿

一開始「痞子」的態度是「能混就混」,在經歷了第一個案件後,同時找到了當年的心上人,他也開始真正像個警察。
但隨著痞子的身世解開、心上人死亡,他的立場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陰沉偏激,直到最後女主角的鼓勵,才讓他調整回正面的自己,接受自己的身分與狀態。

《痞子英雄》就是讓主角完整走完了四個立場(原始、目標、過頭、修正)。讓故事同時具備變化、張力與深度。

我說過,每一個種「立場/觀念」都可以安排一個角色來影響主角。在劇情中不斷洗腦角色,給出選擇,讓角色可以跳到另外一個立場。(一般來說,時間點都會安排在劇情重大轉折,有事件影響到主角)

在《痞子英雄》中,洗腦角色便用得相當明顯:

「痞子」先受到了熱血警察「吳英雄」的影響,性格開始變積極。
其次在低潮時又受到了「局長」的煽動,背叛了兄弟,行事偏激。
最後在女主角愛的撫慰下,終於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狀態,攜手抗敵。

觀眾都喜歡看角色的極端變化,配合「角色與事件」可以讓主角的「換角」更加合情合理。

【具體做法】

要製造這種「原始→目標→過頭→修正」的效果不難,我們只需要一開始就先拉出一條「變化線」,先決定主角的變化的兩端。

a.        先從「貪生怕死」(立場一)到「勇敢正義」(立場二)。

b.        接著讓「立場二」出現壞的效果,例如:「正義到走火入魔」(立場三)。

c.         最後,只需要讓主角在狀態二與三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最終的「立場四」。

在先得出了「四個角」(極端立場)之後,我們再去推敲:

a.        「立場四」與「立場二」有什麼不同?一般我們會讓「立場四」是主角最完美的狀態,那「立場二」是缺了什麼?還是有什麼「未爆彈」呢?
(對「痞子」來說,「未爆彈」就是他的身世之謎)

b.        主角各立場的轉換之間,是由什麼事件(或角色)觸發的呢?

這種先拉出骨幹,再決定劇情的做法,可以很快速地讓故事有一個完整的變化架構。

記住要領:先拉出主變化線,再找過頭與修正

【兩種模式】

我在<故事設定>提到的四角模式分別是:

1.        主角原始的觀念A(求公義)

2.        與主角對抗的觀念B(求利益)

3.        將A與B並存的觀念C(公義利益都重要)

4.        將A與B都否決的觀念D(公義利益都不重要)

故事中則讓四個觀念(四位角色)彼此對抗,主角可能貫徹最初的路,也可能轉向別的態度。

而在本文的四角模式則是:

1.        主角原始的觀念A(軟弱)

2.        欲走向的觀念B(勇敢正義)

3.        將B過頭的觀念C(走火入魔的正義)

4.        將B與C平衡的觀念D(折衷中庸)

故事中則讓主角走過四種立場,得到最終的體悟。

以上兩種模式都是「四角」,讓故事中存有四種「觀念/立場」,怎麼運用則全在作者巧思。你也可以只用三角,甚至你想得出第五角當然也很好。

這「四角模式構思法」只是用來檢視自己的故事線會不會過於單調,它只是個工具,你可以一開始就用它來編故事,也可以編完故事後檢視自己作品有沒有你沒發掘到的潛力

光是這一招,就可以讓你的故事跳脫「愛與不愛」、「好人壞人」的單純二分法,讓你的故事更有張力與深度,快試試吧!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寫作教學【寫作教學】小說寫作技巧懶人包(2)-四角變化&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