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超好心私訊給我熱騰騰的快訊:

日本函館未來大學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將人工智慧寫的作品投稿日本科幻小說獎「星新一獎」,竟有作品通過第一階段篩選。

網友好奇我對這件事的想法。

由於我對這件事實在太感興趣了,便在網路上不停搜索相關資訊,最少看了十家媒體的報體,又到了日本新聞網看日本報導(靠線上翻譯拼湊)。

我才知道一些新聞媒體沒說清楚的話

第一點:故事的80%仍靠人工完成

研究團隊將創作工作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發想大綱與結構,也就是真的創造一個故事。第二部分則是文句的連接。

而事實上電腦的能力只能寫出短句,創作長一點的句子就會讓人看不懂,更別提創作故事了,所以研究團隊只好放棄,改用真人創作故事大綱,再用程式指揮電腦編作文章(文句連接),而作品最後仍要靠人工來修潤

請問這樣的做法還算是真正從零到有的創作嗎?不算吧!

小說寫作最重要的虛構故事,電腦完全做不到,充其量只是靠龐大的文句庫抽換詞面、重新組合單句,不過是稍有規則的複製貼上罷了。

更何況,星新一獎是「短篇」小說獎,電腦所做的每篇全文約千字左右,篇幅既短,況且電腦才佔20%功勞,實在遠不符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期待。

第二點:研究團隊共投了4篇

據我所知,全部的審查階段分三個階段入選,再公布最終得獎名單(也就是共四階段),研究團隊承認他們投了4篇,但卻含糊地說有最少有1通過第一階段(最少1篇到底是幾篇),

4篇卻可能只有1篇通過初選,也止於初選,而且還是篇真人功勞佔80%的作品,這樣作品品質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是極高,也不算打敗真人吧。

第三點:期待研究團隊公開作品

在各家新聞中,團隊只公開了一小段文句,如下:

房間裡一如往常,溫度與濕度都很適中,洋子小姐衣著邋遢,坐在沙發上打著無聊的電玩打發時間。

這樣的篇幅,頂多我們可以說文法正確、銜接通順,但還不足以看出是不是佳作?有沒有到普遍認為足以突破初選的水準(我也不知道初選水準多高)?

但就算電腦能寫出上面這般通順的文句,但離原創一個故事還差得老遠,更別提故事的意涵、創意與編排。

目前看來研究團隊是不打算公開全文(與人為程度),我們也無從得知20%功勞的水準。

結論:看新聞不要被騙

如果你只看某幾家刻意炒作這議題的新聞內容,你很容易被誤導成「電腦能寫出文學獎等級的小說」「電腦寫得比人還好」。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事實是:

電腦只會將人類編出來的故事組合串接文句,投了4篇作品,有1篇(或以上)通過有3.4階段的短篇小說獎初選,也僅止於初選。

不論怎麼看,都跟新聞重重下標的「小說家失業」還差了幾十年的進度吧。電腦若要獨創可是連寫長一點的句子都還做不到啊!

說穿了,這新聞只是搭配著之前「電腦圍棋戰勝棋王」的餘韻被刻意引導(也許日本的研究團隊與媒體也在跟風),那位傳訊給我的網友還問說:「這個事件是否可以視為現代人對文字的感受度降低?」

現代人文字感受有沒有降低我不敢講,但對於一個被過度渲染的話題,我只覺得很多網友看到黑影就開槍,沒有去細究新聞餵給我們的,被他們引導了多少。

在批踢踢上也有人轉發了這篇新聞,底下有不少人留言說:

「小說都公式化,隨便套一套機器也會寫」「創作人才枯竭,隨便拼貼都能贏過一堆人」「找到公式就可以當職業作家了」等等之類的言論。

我對這類言論還比較有感想,正好做個總結:

首先,我的網站有很多小說寫作公式,請說這些話的人趕快套一套,寫本小說來當個職業作家,超簡單的,還等什麼?

第二,究竟「看新聞全盤接收」與「看到新聞就反射性起疑」,那一種情況對社會大眾來說比較悲哀

第三,有缺漏的報導資訊就這樣被一家又一家的新聞媒體轉載,被一群又一群的讀者接受,誰也無法撥亂反正,因為有哏、有趣的新聞比什麼都重要!事實真相?值多少點閱數啊!呿!

最後一點,小說家失業跟電腦會不會寫小說沒啥關聯,跟國家文化與教育政策比較有關,因為現在就有一大堆小說家正在失業

PS. 如果你想找電腦幫你寫,我這邊有自動寫作軟體支援,不用謝。

分享本文:
116堂故事大課
未分類人工智慧寫小說通過文學獎初審,小說家還不趁早轉行!